ballbet贝博提起律师,我们会想到严肃的正装,一丝不苟的领带,法庭上侃侃而谈或咄咄逼人的言辞。李建文则彻底颠覆了这种形象。第一次来到云中律所,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,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正伏案工作。他亲切和善,满怀热忱,时至今日,依然时刻牢记刚入行业时的初心,也依然几十年如一日,用双脚丈量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,奔走在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道路上。
李建文是山西云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、副主任,忻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委员会委员。 1992年,李建文第一次参加律师资,和他的老师“同场竞技”,在仅有5.6%的通过率下,成为自1988年开展全国律师资格统考以来,拿到资格证的定襄第一人。 好像命中注定,他天生就要吃“这碗饭”。 33年的职业生涯里,他苦过,难过,委屈过,但从没想过放弃,也正是这份热爱,让他能笑着对自己的来时路道一句“无愧于心”。
律师是一份专业性极高的职业。“一个合格的律师没有上限。”李建文笑着说道。一个律师,一生中要面对的案件何止百件千件,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,一切都如空中楼阁。初入行的李建文面对案件时,也曾毫无头绪,在一堆“线头”里找不到准确的那一根,于是他选择将所有的线索摊开,背着装满文件和法条的公文包,一项项去落实,寻找证据,寻找事实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迄今为止,李建文代理的案件胜诉率在90%以上,他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。“高认可度是怎么来的?就是这么来的。”李建文成功的背后,是大量繁杂的基础性工作堆积,是一双双因为实地调查磨破的鞋子,是孜孜不倦的好学和上进。“以前网络不发达,我每个月都要跑好几趟太原,去买最新的法律书和解读本,现在社会发达了,特别是AI技术,一个软件就能查到很多东西,每次我儿子回家,我都会让他教我怎么用。”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,从李建文成为一名律师那天起,就逐渐养成。
但他的职业经历并非一帆风顺。1998年,李建文在众人的不解中,放弃“铁饭碗”,从当时还是事业编制的定襄县律师事务所离开,加入山西云中律师事务所,这是全省首批、忻州市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。没有人看好他的选择,但也没有谁料到,在这里,他大展拳脚,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抱负,这所律所也因他的加入,注入强劲血液。所以提起云中时,李建文满是骄傲与感慨。从青年勃发到中年沉淀,他最好的岁月都献给了云中,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。2016年,李建文被评为“全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”,2022年被评为“全市律师行业优秀党员”,2023年被评为全省律师行业“优秀员”,以及被授予“1990至2023年光荣执业”荣誉。
2021年,李建文被推举为我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。在此期间,他代理的繁峙平型铁矿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入选省高院优秀案例,也是我市首例成功审结的民营企业破产重整案件。这个案件取得了一致好评,他的专业能力有目共睹,来找他的人也更多了。一些政府机构特意请他作为法律顾问,参与一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,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。仅作为忻府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,2024年一年间,他主持的12件行政诉讼案件全部胜诉。100%的胜诉率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写照。
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。李建文的职业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“处处是底线,处处讲良心”。随着接手的案件越来越多,他的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,从最初的“谁是我的委托人,我为谁讲理”,到后来的“该赢的时候必须赢”,以及现在的“该赢的时候不能输,该输的时候不能赢”,一个法律从业者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。从始至终,他都坚持底线意识和社会良心,用心办好每一个案子。
“大部分委托人来的时候,都很无助。”李建文提起经手的案件,如是说,“如果不是真到了那个份上,估计没人愿意和律师打交道。”曾有一个案子,让李建文至今记忆犹新。2017年,几位来自岢岚的村民慕名而来,找上了他。那一天,几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向他磕磕绊绊叙述他们的困难,过程中,他们略显拘束的神情和沟壑纵横的脸颊,让李建文数次沉默,因为他们要告的,是所在村的村委会,牵涉村民129名。
在几位村民期冀的目光中,李建文接下了这个“硬骨头”,从2017年至2023年,他自己也数不清跑了多少遍岢岚,后来村民远远的就能认出他的车,早早等候在村头。一趟趟取证,一趟趟走访,再埋首案牍不厌其烦地捋顺法律关系,分析、预测诉讼效果,安抚村民。每一个细节,他都力求做到最详细最准确。就是这样苛刻且不断追求完美的执业态度,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,这起集团诉讼系列16个案件最后全部胜诉,129名村民的权益得到了维护,村委会违法将村集体土地承包给个人的做法得到纠正。
长达四年风雨无阻的奔波,一次又一次的取证分析,和寥寥无几的诉讼费并不成正比,“可再来一次,我还是会义无反顾接下这个案子。”李建文说。因为他也是农民的儿子,他知道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,这些损失,抵得上他们辛辛苦苦种多少亩地。“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”,这句话他始终牢记心中。
到现在,他和委托人依然保持着联系,甚至成为了朋友。同事们打趣说,李主任的朋友没有360行,也有36行了。这么多年,李建文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,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在律师这条路上,也带给他很多温暖的力量。
享受是对一份职业最高的评价。采访的过程中,李建文提到最多的词,便是“享受”,他不仅享受案件胜诉时的成就感,也享受搜查取证这个艰辛的过程,准确来说,他享受作为一名律师的所有经历。在情理法中寻求公平正义,为身处困境之人找一道出口,是他的毕生追求。
作为一名前辈,李建文的情怀不止在己身,更在年轻人身上。他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律师,希望正义的火种不断茁壮,希望律师这个行业变得枝繁叶茂,成长为法治社会的厚土肥壤。二十多年前,在他有能力带年轻律师时,每周五,他都会组织团队开会,带着所有人研究新法律和疑难案件,这个习惯保持至今,也成为云中律所的惯例。许多人第一次见“老好人”李建文拍桌子,是一个平常的周五下午。
新来的实习生将法律意见书中的一句话写得不准确,李建文第一时间发现,质问他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:“法律面前没有小事!你的一个字不准确,上了法庭就会有层出不穷的后续问题,甚至会直接影响案件的成败!”那是很多人第一次见他发火。从此在开会前,大家都会再三打磨自己的材料,确保所有文字毫无谬误。正是这份精益求精,使得李建文的所有案件办得干净利落,没有后续遗留问题,不少年轻律师拿他作为榜样,他也激励了很多人。
也是因为有李建文这样的人,云中律所的“传帮带”从未停止,为我市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法律人才。好的传统使得32年来,云中律所多次荣获省、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律师事务所、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,2017年5月被选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单位,每年代理各类案件超过600件,为50余家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担任常年法律顾问,在我市颇有盛名。
时间跨入21世纪的第25个年头,我国现代法律经历了从荒芜走向绿地的漫长过程,正是由于无数个像李建文这样律师的辛苦耕耘,才推动法律这架“马车”始终走在正轨,未来还将一直走下去。